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茫崖镇西北侧,地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86公里外的广袤滩涂上,阵阵碎石机的声响破空而出,打破了戈壁滩上往日的沉寂。
这片土地,曾是青海茫崖石棉矿的发源地。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石棉行业的兴起改变了这里的面貌,高楼厂房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拔地而起,成千上万的人奔赴柴达木盆地西陲,用勤劳和汗水铸就石棉行业发展的辉煌。
当我们进入生产区,最先看到的就是横卧于戈壁滩上大大小小的车间,这一座座看似不起眼的车间,却是撑起我省石棉行业发展的最后一根“顶梁柱”,继承着上一代石棉人的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石棉人的铿锵征程。
邱新超,现任聚源矿物纤维加工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他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自幼便跟随父母生活在石棉矿区的他,从选矿工人一步步走到今天,用岁月青春见证着这里的变迁。
知道过去有多苦,就会感叹现在的来之不易。在邱新超看来,当年每当看到父辈早出晚归,带着疲惫的身躯还要照顾自己时,心中的酸意总是涌上心头。
“吃苦耐劳不仅过去是每一位选矿工恪守的品德,现在也是如此。”邱新超说,如果把石棉生产的每个环节比作是熔炉,那么现在坚守在选矿一线的员工,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淬炼过的,人人有着过人的意志和精神。
走进其中一个车间——茫崖创安聚源矿物纤维加工有限公司粗选一车间,伴随着自动化的生产线运转,从矿区运来的石棉原料被放进型号不同的破碎机进行破碎,经由偏心轮带动的振动筛后,通过吸绵嘴分离后,经筛选、分级、除尘等工序,石棉加工的半成品就此“诞生”。
“随着生产线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现在每天均采石棉稳定在130到140吨之间。”在车间的中控室车间主任黄国明盯着各项生产数据,设备运转、采棉进度、产能效率等生产情况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
受制于料源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想要每天稳定达到采收目标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石棉矿石贫化、设备老化、雨季潮湿环境都对石棉采收有着很大的影响。”黄国明说,粗选车间一头连着矿区,一头连着下游加工车间,是公司生产系统中的核心部门,维系着石棉成品质量和年度生产目标的中枢。
“遇到困难就要克服,迎难而上!”2020年,恰逢青海创安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的一年。作为其子公司生产核心部门的粗选一车间首当其冲,面对矿石贫化、设备老化失修等种种困难,黄国明和班组的86名成员把精力全部扑在了提高生产运转率上。
当年,公司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引,确立了“稳定主业、转型发展、扭亏脱困、再创辉煌”的战略方针,随着系列改革措施大刀阔斧地实施,粗选一车间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旧设备及时淘汰换能,员工薪资待遇大幅提升,生产管理体制和生产环境持续优化……
矿区一带的石棉矿品质逐渐贫化是导致石棉产出不稳定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粗选车间来说,更致命的是设备的老化和年久失修等问题。黄国明说:“石棉矿的好坏由地质环境决定,这个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能从加强设备保养与维护,合力配置料源,释放产能上下功夫。”
“以前车间里的设备都是到用坏才迫不得已更换维修,有时候一台机子坏了就得停工十天半个月,生产效率肯定上不去。”车间员工马玉清说起当年的改革时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说,刚开始资金不足,班长就带着我们轮班巡检设备状况,像以前老化失修的200米长的吸绵风管全部换成了新的,保证了设备实际完好率95%以上。
除了日常的设备巡检外,车间三班班长吴记贤还带头研究石棉采收设备和相关工艺流程图,把生产工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吴记贤说:“如果搞不清楚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建立完善班组质量控制体系和防范措施,产品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和提高。”
这一年来,粗选一车间依靠科技进步,合理生产,提高了石棉采出率,根据选矿车间实际,加大科技投入,2020年先后完成更换中矿筛网、增加开棉效率、除尘系统改造等工作,使车间设备稳定、选棉效率大幅度提升。
提升效率、改进工艺、降低成本等……2020年,以稳定主业为主线,粗选一车间结合降本增效,做到安全生产,经过不懈努力,顺利协助公司完成了10万吨/年生产任务,并充分利用矿石资源,把料源“吃干榨净”,增加产量、改善指标,粗选一车间突破5000吨/月大关,突破历史最高月生产量记录。
就在我们要离开这里时,车间主任黄国明告诉了我们一个好消息:4月25日,粗选车间的单日石棉生产量达到了147.88吨,本月已完成了4023.18吨的采收任务,这离不开坚守在戈壁滩上的每位选矿工人的努力,更离不开这个凝心聚力、团结向上的86名班组成员的共同奋斗。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