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今年以来,省总工会按照职工群众所需、工会组织所能、整合资源、增强实效的原则,调整实事项目内容和重点,精准发力,积极作为,精心组织实施的10件实事项目全面落实到位,使基层工会切实感受到工会改革的成效,让职工群众亲身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有效激发了基层工会的活力,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
一是职工活动阵地建设稳步推进。在加强工人文化宫(俱乐部)建设方面,积极协调省发改委立项建设西宁市3个县和海东市4个县(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落实到位省级预算内投资1785万元。省总持续筹资配套补助,对海北州门源县等7个职工文化活动中心补助资金235万元。全省基本实现了一州(市)一宫、一县一宫。在推进“职工书屋”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全总支持,新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5个;省总投入100万元,新建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50个;企事业单位自建“职工书屋”50个。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各级“职工书屋”1237个,其中,全国“职工书屋”85个,省级“职工书屋”499个,基层企事业单位“职工书屋”653个。
二是困难职工帮扶救助扎实有效。在精准帮扶困难职工方面,制定《关于打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实施方案》,深入实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一批、推动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脱贫一批、促进就业创业扶持一批、助志助能助业助学阻断一批、政府保障救助兜底一批等“五个一批”帮扶措施,全力协助党委政府开展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精准识别全省困难职工42762人,各级工会通过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为32703户困难职工提供帮扶救助,8500多名困难职工实现解困脱困。在推进职工就业创业方面,与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行动,先后开展全省“春风行动”“工会就业援助月”“2016年青海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系列活动,举办各级各类招聘会63场,参加用工单位788家,提供岗位信息15899个,帮助8600多名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三是关心关爱劳模职工落到实处。组织劳动模范和一线职工疗休养、体检,制定出台《青海省劳动模范管理服务工作暂行办法》《青海省总工会艰苦地区、艰苦行业职工疗休养工作办法(试行)》等规定办法,强化制度保障。整合资源、发挥作用,将三亚·青海大厦作为我省首个劳模(职工)疗休养基地并挂牌。今年以来,先后组织400名劳模、200名一线优秀职工赴三亚、青岛等地疗休养,为200名全国劳模和500名省部级劳模提供免费体检,使各级劳动模范和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一线职工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开展工会会员普惠服务,启动工会会员实名制登记工作。在海北、海西两地实名制登记工会会员32599名。在西宁市城中区、东川工业园区开展工会会员普惠服务试点,与本地区医疗、商贸、文体等6家商户签订了普惠服务协议,工会会员凭“西宁市工会会员普惠卡”享受优惠服务,形成商家、会员“双赢”格局,使广大职工享有更多更实的获得感。开展为农民工送体检、送健康活动,投入350万元,为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省能源化工机冶、财贸、交通系统和省总定点扶贫村的8000名困难农民工、劳务派遣工进行了健康体检。组织医疗卫生队赴偏远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为农民工和企业职工上门送医送药,先后开展义诊4617人次,发放药品价值5.3万元。启动全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第一期活动,制定《青海省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管理暂行办法》《青海省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第一期实施细则》《青海省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经费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等工作制度。7月1日,启动全省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第一期活动,参保职工26万人,共筹集互助保障金2603.3万元,结报人数、互保金不断增加。
四是服务职工群众手臂不断延伸。加大乡镇(街道)工会工作经费补助力度,根据全省405个乡镇(街道)工会会员规模、工作量大小等基本情况,按类别给予办公经费补助,695.55万元补助办公经费已全部拨付到位,有效缓解了基层工会经费不足的问题。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工作,投入680万元推动峡口村、阿家沟村、鄂博沟村精准脱贫,投入150万元在峡口村共建高原美丽乡村。协调落实省直有关部门扶贫项目资金1443.5万元。定点村联建蛋鸡养殖项目完成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峡口村高原美丽乡村共建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种植结构调整、马铃薯地窖修建、农机合作社建立、贫困户节能采暖炉安装等项目,让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精准扶贫的成效。(办公室)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