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新建、改扩建21所幼儿园、45所学校●启动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工程
2月6日,记者从全省教育工作会上获悉,今年计划投资25亿元促进办学条件标准化。
在推动学前普及普惠发展方面,我省将扩大普惠资源,全面启动实施学前教育薄弱县普及普惠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进一步优化布局,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尽快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
提高保教质量,规范办园行为,严把入口关,纠正大班额,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完善保障机制,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的基础上,指导县域内调编支持公办园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实现同工同酬上先走一步,条件不足的要逐步落实社会保险制度。
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发展,制定普通高中专项建设规划,继续加大普通高中建设投入,实施普通高中重点项目,扩大办学资源。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有序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建设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修订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探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制定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发挥省特殊教育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全省特殊教育管理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动态比对核查工作。持续扩大特殊教育资源供给,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两头延伸”,不断拓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渠道。
促进办学条件标准化,计划投资25亿元,新建、改扩建21所幼儿园、45所义务教育学校,启动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工程,实施普通高中巩固提升工程,修订完善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着手解决农牧区学校清洁取暖、洗浴、如厕等问题。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初步完成全省智慧教育云平台架构,加快教育专网建设、数字校园达标学校建设、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提升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莫青宣美臣王璐绮)
相关新闻
去年一批教育大事实事落地
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聚力教育公平和质量,一大批教育大事实事落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攀升。
2020年,全省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全省教育系统筹措资金30多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学前、义教和高中阶段生均校舍面积增幅分别达到1%、5%、4%。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45个县(市、区)中已有32个实现了学前教育全面普惠。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义务教育质量有了根本性改变。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资源投入持续扩大,大班额基本“清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任务全面实现。
教育内涵发展和服务能力达到新阶段。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培育工作稳步启动,“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全面放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普通本科高校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拉开大幕,立足省情需求和区域特色,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新增设藏药学等4个本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0.58%。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面推开在线课堂教学改革,开出3923门在线课程,有力保证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高起点推进西宁大学筹建、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校园规划、专业设置、学科孵化、人员引进工作并行推进、开局良好。加快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动广播电视大学明确发展定位、丰富发展内涵。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9.03%,有力支撑了全省“六稳”“六保”大局。
完善了覆盖各学段的15年教育资助体系,投入资金近20亿元,80多万名学生受益,实现应助尽助。大力实施推普脱贫,深度贫困区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学习全覆盖,实现应学尽学。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为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全覆盖,省内外异地办班和本专科扶贫专项计划规模稳步扩大,为农牧区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莫青 宣美臣 王璐绮)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