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1958年8月,时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九局局长、核武器研究院院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李觉将军,带领广大建设者以三顶帐篷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建公路,唱响了一曲艰苦创业的凯歌……”
8月7日,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里,来自山东东营的游客马宏被李觉将军的故事深深打动,她看着展馆中摆放的老帐篷、棉大衣、水壶等物件,眼中含泪说道:“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牺牲,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太伟大了。”
时间回到1958年,李觉将军带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3顶帐篷、4辆解放牌卡车、4辆苏制越野吉普车,进入金银滩草原。这里气压低,氧气少,水烧不到沸点,饭煮不到全熟,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4摄氏度,一年里八九个月要穿棉袄。
为了安扎帐篷,李觉和工作人员用铁锨铲去近半米厚的积雪,再挖去积雪下的冰冻层,用大锤、钢钎在冻土中打眼固定帐篷,再找来石块垒成床基,放上板子做成床铺。
没有桌子,他们就趴在木箱上绘制图纸;没有水喝,他们就用火炉融化雪水;晚上睡觉的地方不够,他们就用木箱架起“高低床”;木箱、火炉、高低床就是“新家”中的“三大件”。
战严寒、抢时间、争速度,很快,厂界划定、地形测绘、厂区布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在帐篷中完成了。可随着“草原大会战”的队伍不断壮大,帐篷也越来越不够用,于是大家开始挖“地窝子”、盖“干打垒”土房。
因为高原有厚厚的冻土层,建设者们将建筑做成了半地下式,地下挖一半洞,地上用土夯一半墙,用红柳和油毛毡做顶棚,所有的“干打垒”都朝着太阳的方向,还有个很诗意的名字——“向阳沟”,晚上裹着棉衣、戴着棉帽睡觉时,还能从屋顶的缝隙中看到星星和月亮。
“先生产,后生活”“任务排队、确保重点”……李觉将军带领核基地的建设者们按照党中央的决策,在狂风怒号、飞沙走石的金银滩打响了建设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速决战”。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困难总是接踵而至。
正当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我国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建设物资无法供应,就连正常的生活都难以保障,核研制基地建设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虽然全国各地先后对基地进行了支援,但作为基地负责人,李觉深知国家艰难,绝不能让科学家们饿着肚子搞科研。他抽调1500多人,组成农、牧、渔三支专业队,在草原上开荒种地,去青海湖捕鱼,到周围山区打猎,尽最大努力改善伙食。
此外,开垦出几千亩地,种植土豆、萝卜、蚕豆,还有少量的油菜和青稞,基地人员激动地说:“不要小看这些土豆、萝卜,有了洋芋蛋,就能造出大炮仗。”
1964年,随着生活条件好转,基地一栋栋住宅楼建成使用,当第一批新房建成后,李觉下了一道振奋人心的命令:“把新建的房子让给为明年核试验工作的工人和科技人员,干部一律住帐篷。”
李觉诚恳地告诉科研人员:“我来这里就是给你们当服务员的,为你们服务!”他带头住在帐篷里,用木箱子办公,喝融化的雪水,直到1964年大规模基建任务基本完成,全厂职工搬进了楼房和平房,他才搬出简陋的帐篷。
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后来回忆说:“我们科研人员住进了暖楼,而李觉将军等基地领导干部们全住在帐篷里。夜里,高原上寒风呼啸,我伫立窗前,久久不能入睡。我想:只有共产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才能如此重视科研工作,如此爱护科学家呀!”
李觉一边与中央各部委、各省市、工厂和科研院所协调工作,一边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安心搞科研,其他的事情由他这个“后勤部长”包办。
他的言传身教,让大家深受感动,倍感鼓舞,学理论、做试验,基地所有工作人员通力合作攻难关,草原兴起一片轰轰烈烈的创业景象。
高原基地岁月如斯、风雪飘零,虽然物质贫乏,但科研人员精神富足,他们用嘹亮的歌声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崇高事业的执着,在金银滩草原唱响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