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7月31日,晴,海拔:4533米。
地点: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大队六中队
一大早,报道组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出发,向西南行进,目的地是海拔4533米的西藏军区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大队六中队驻地。
汽车沿着G109国道向南疾驰,逐渐远离城市的喧嚣,融入广袤无垠的天地。车窗外延绵不绝的山峰,如同沉睡的巨龙,蜿蜒起伏,守护着这片土地。
2900米、3500米、4000米……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空气变得越发稀薄,我们坐在车里,时不时地会深深呼吸一口气,以适应环境的微妙变化。
一路前行,记者在感慨高原景色辽阔壮丽的同时,也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文字:凄风苦雨的青藏线,处处潜伏着磨难,生物学家称这里为“生命禁区”,探险家称这里为“死亡地带”,茫茫积雪,亘古冰川,造就了这里的荒漠、酷寒、缺氧。这里是国家明确划定的“最艰苦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6摄氏度;每年8级以上大风达120天以上,大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
看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青藏高原始终是一块令人望而生畏,却又遐想联翩的地方。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能源的短缺,如同一根掉扣的链条,阻碍着西藏前进的脚步。西藏要发展,能源供给是关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工业要用油、农业要用油,部队战备、训练同样需要油,每条战线都缺油!
青藏高原,高天厚土,声嘶力竭地呼唤着能源。终于,1976年11月16日,历时4年多修建的“格(格尔木)拉(拉萨)”输油管线,试通油一次获得成功。寒风刺骨的青藏高原顿时鞭炮喧天,鼓乐齐鸣,百姓载歌载舞,修建输油管线的全体官兵热血沸腾。
自此,一条地下输油管线从格尔木直达拉萨。这条输油管线全长约1080公里,跨越雪水河、楚玛尔河、沱沱河等108条大小河流,翻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等9座巍峨险峻的高山,途经雁石坪、羊八井、石峡段及多处盐碱地、沼泽地,以及560多公里的冻土地带,管线中有900多公里通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
蜿蜒起伏的输油管线,凝聚着无数建设大军的艰辛和智慧,他们长年战斗在高山缺氧、气候严寒的高原,风餐露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着一颗红心一双手,攻克道道难关、战胜重重困难。有人曾说,这是继青藏、川藏公路之后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又一奇迹。
“同志,请出示您的证件。”临近19时,湛蓝的天空逐渐变为藏青色,我们抵达该六中队,随着哨兵一声清脆响亮的口令,一脸疲惫的报道组成员顿时精神抖擞起来。
透亮的玻璃窗、洁白的床单、绿色的“豆腐块”……走进营区,来到营房,尽管自然环境艰苦,但官兵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感染着我们每个人。
“我们常年驻守在这里,担负着被誉为能源‘生命线’格拉输油管线的保障任务,管线沿着青藏公路铺设,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距离最长的输送成品油固定管线,承担着80%以上进藏油料输送任务。”听着六中队上尉政治指导员张彪的介绍,我们很快分组进入采访状态。
一个战士就是一棵不倒的雪松,一个泵站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采访结束时,时间已近24时,准备离开军营的报道组成员没有一丝疲倦,反而每个人的眼眶中多了一些湿润。
当最初的建设者将这条通往西藏的能源大动脉托付给它的守护者时,奉献与坚韧连同管线一起绵延。虽然条件艰苦,但保障输油管线安全就是他们心灵的寄托,是最彻底最坚定的信仰。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