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为稳步推进群团组织协同化建设,黄南州委于2019年印发《关于在县乡(镇)层面开展群团协同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泽库县为群团组织协同化改革试点。一年来,泽库县认真贯彻《青海省推进群团协同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和州委部署要求,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强基层、促创新,以着力破解群团组织“四缺短板”(即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阵地)和力量分散、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等突出弊端为突破口,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区有益做法和经验,结合高寒牧区实际,积极探索县乡层面群团组织“组织共建、阵地公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的路径,构建“大党建、大群团”格局,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实现了群团组织加强、群团阵地建强、群团服务做强、群团合力聚强、群团影响增强的目标。
一是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泽库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任组长,2名县委常委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深改委结合实际搞好顶层设计,精心讨论制定改革方案,经县委批准印发实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县各群团组织积极参与改革,主动担当作为,县组织、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大力支持配合。
二是设立统一的群团党组。县委批准成立群团党组,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进群团组织各项工作。党组书记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担任;设党组副书记2人,由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和其他群团组织1名主要负责人担任;党组成员4人,由群团组织(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委)负责人和业务骨干担任。2019年以来共召开党组会议4次,其中研究重大经费支出等事项3次,党组书记听取工作汇报1次。建立群团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委副书记为召集人,定期研究协调重要问题。加大党建带群建力度,把群团工作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任务,统筹部署推进,以党建带群建,抓党建促群建。工青妇共同设立一个党支部,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三家主要负责同志轮流担任支部书记。县目标考核办改进对工青妇工作的考核,将三家单位作为一个考核单位整体联评共性目标,不重复考核。
三是成立群团工作部做好日常工作协调。坚持群团组织原有编制、领导职数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这个底线,成立县群团工作部,由群团党组书记担任部长,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担任常务副部长,妇联、团委主要负责人担任轮值副部长,轮值副部长每半年轮换一次,主要负责群团服务中心日常服务工作及其管理。鉴于各群团组织编制少,人员力量不足的实际(县总工会编制2人;妇联编制3人,其中1人事业编制;团委编制2人),为确保群团工作部成立后正常运转,县政府就业部门解决工作人员5人。
四是共建共享群团服务阵地资源。县委、县政府研究设立群团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的一类事业单位。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将县总工会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资金、县文明实践中心项目资金、县老干部活动室项目资金共235万元进行捆绑使用,精心规划设计,新建了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的四层楼房,作为群团组织共同的服务场所和活动阵地。为便于工作开展,工会、妇联、团委派员入驻并建立群团服务大厅集中办公,综合开展维权、帮扶、劳动合同咨询、法治宣传、妇女儿童权益维护、青年创业孵化、志愿服务等群团工作。外挂泽库县群团工作部、群团服务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文明实践中心(泽库县职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牌子,内设培训课堂、会议室、声乐舞蹈室、群团之家、图书阅览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干部活动室、健身房等相关活动场所。县政府为保障服务中心正常运转落实20万元(每年)经费,用于中心水电暖、临聘人员工资及电话费等其他必要开支;县委召集专题会议,就服务中心机构和编制问题作了安排,县编办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机构。资产交由县总工会负责登记管理。在群团服务中心设10个功能室,配备设施设备,营造温馨环境,让群众在服务中感受到“家”的感觉。县委、县政府从群团服务中心长远发展考虑,将该楼房四周1000余平方米的空地无偿划拨给县群团服务中心使用。群团工作部精心配置群团服务中心功能设施,努力打造综合性服务窗口,使群团组织各项服务尽可能进中心办理,形成联动效应。
五是推行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化。将全县群团组织服务片区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党委口、政法口、社会口、经济口、企业、非公经济组织等,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明确各网格服务负责人,既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有相互间的协作配合,最大程度提高了群团联系服务群众的覆盖面。在群团服务中心一楼设立办事大厅和6个工作岗位,受理群众反映诉求、入会登记、就业创业、困难帮扶、法律咨询、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事项,为群众提供便捷、有效“一站式”的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县群团干部经常深入乡镇村社、机关单位、企事业开展调查研究、联络协调和具体指导,密切了与基层的联系,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
六是健全配套制度规范流畅运行。为确保改革后各群团组织既能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履行职责,又确保群团党组、群团工作部、群团服务中心等协调、规范、高效运转,形成强大合力,建立健全了《群团党组议事规则》《群团工作部管理办法》《党建带群建工作制度》《群团组织“网格化”包片联点服务制度》《群团服务中心岗位职责》《服务中心接待制度》《服务中心服务流程》等15项配套制度,细化、规范和衔接了各方面的工作规则、流程。
七是统筹推动改革向乡村基层延伸。制定印发《乡镇、村社区群团组织一体化改革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村两级群团改革目标任务、工作要求,选择3个乡镇、4个村(社区)开展试点,打造不同类型的示范点。按照组织共建的思路,积极衔接畜牧业产业园管委会,逐步推进产业园区和牧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群团组织,设立服务站点。乡村两级以“群团之家”建设为重点,打造服务和活动载体平台,统一组织、统一谋划、协同开展群团活动。
八是服务大局彰显群团组织活力。各群团组织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参与脱贫攻坚、社会治理、文明创建、民族团结等重点工作,做到“党有号召,群团有行动”。充分利用群团服务中心这个主阵地,去年以来,按照力量统筹、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方式,利用各个节日节点和主题教育机会,组织举办了“五一”职工运动会、庆“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活动、“青年论坛”、“我为国旗添光彩、国歌大家一起唱”、“祝福香港、点赞祖国”、“我为人民作报告”主题宣讲、“我的岗位我负责、我在岗位请放心”主题演讲、诗歌朗诵比赛、主题教育知识竞赛、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大大提升了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泽库县工会)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