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初春时节,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高羌村的温室大棚内,满棚绿色,菜农们正在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记者掀开门帘进入大棚,一股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条块分割的田地里,各类蔬菜鲜嫩翠绿,长势喜人。菜农吴忠义的妻子坐在小凳子上,弯腰采摘上海青。一旁的吴忠义和帮忙的村民在分拣、装箱。
吴忠义把装满上海青的箱子送到温棚外,整齐码放在路边,等待老板来收购。
吴忠义告诉记者,早些年,他种过小麦、蚕豆、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收入少,从2010年开始,在政府部门动员和支持下,他从合作社租赁了600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种植上海青、生菜、菠菜等蔬菜,销售量一年比一年好,去年一栋大棚挣了3万多元。
“今年,我计划增加新的蔬菜品种,种植苦菊、塔菜等精细蔬菜,丰富菜品的同时,提高收入。”吴忠义说。
塘川镇高羌村村委会主任李建龙介绍,高羌村土地属于湿陷性黄土,吸水性好,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家肥和政府提供的有机肥料,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种出来的蔬菜品相好,绿色无污染,深受市场欢迎。
李建龙告诉记者,大棚蔬菜种植让农户尝到了甜头,农户的积极性提高了。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全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2021年,高羌村利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600万元,提升改造22栋大棚,将大棚的土墙改为砖墙,并增加了墙体高度和厚度,大棚内的采光和室内适宜的温度加快了蔬菜长势,改造后的温棚比原来增产250千克至500千克,每个棚年均增收4000多元。
2024年,高羌村利用现代设施农业提升改造项目资金780万元,村上自筹156万元改造14栋温室大棚,新建19栋拱棚。“现在,高羌村共有124栋标准温棚和19栋拱棚,每年蔬菜采收季节,互助县城及西宁一些蔬菜批发市场的老板慕名前来收购,销路很好。”李建龙说。
李建龙说,2024年,高羌村温室大棚蔬菜产量达7000多吨,实现产值达240多万元,户均增收3500多元,大棚蔬菜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今年,村里争取项目资金提升改造38栋大棚,以大棚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互助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兰发福说,近年来,互助县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品质显著提升,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以订单形式远销省外多地。为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互助县还将持续推进蔬菜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致富,进一步打响供港蔬菜知名度,提升区域绿色农产品美誉度,不断擦亮互助“七彩农业”名片。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