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时间记录同行脚步,岁月镌刻奋斗荣光。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推动统战工作责任制落实,探索制定“多个一”抓手体系实施意见,着力提升创建工作水平;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33条具体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召开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第一届代表大会、省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届代表大会;组织23名涉侨企业和外向型企业负责人赴马来西亚参加第十七届世界华商大会,促进交流合作,宣传大美青海,涵养海外资源……回首2024年,全省统一战线工作成果颇丰。
一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统一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统战工作的正确方向,突出重点、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扎实抓好统战各领域工作,持续推动新时代青海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出贡献。
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团结奋斗共识
“统一战线要积极担当作为、贡献力量,就必须不断提升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职尽责,发挥好优势作用……”1月13日,省委统战部召开座谈会,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通报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团结动员全省统一战线为服务青海高质量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坚定的信仰,离不开理论清醒。
一年来,省委统战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省统一战线深入学习,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组织全省统一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对青海工作重大要求的理解。结合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活动,引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制定《全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计划(2024—2027年)》,全面加强党外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年内举办培训班23期,实训1754人(次),有效提升了党外代表人士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建立完善省级领导干部联系党外代表人士制度,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不断巩固拓展各民主党派“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凝聚新力量,筑梦新时代”主题教育成果。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开展纪律学习教育,增强统一战线成员法纪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团结和谐局面更加向好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是青海的省情,特殊的省情决定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于青海的重大意义。
在推进民族团结工作实践中,聚焦示范省创建目标,多举措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有市州和93%县市区建成了全国示范,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数量领先”向“示范引领”转变。
——创新工作机制。实施民委委员制改革,调整充实委员单位,建立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有力推动各项改革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五个示范”实践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有机融合,“石榴籽”开出“团结花”,“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让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可感可及。
——夯实基础建设。加强“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1+6”测评指标体系,提升创建工作水平,并对114个2023年度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和示范点落实奖励补助资金9020万元。
——丰富活动载体。组织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青海展,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和文学笔会、少数民族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电视演讲比赛、“青超”足球比赛等,向省内外有力展示了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出版《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典故事》,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开展全国先进模范代表“北京行”观摩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模范典型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各族干部群众,“四个与共”理念和“五个认同”思想更加牢固。
着力推进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省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头抓部署、抓落实,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走深走实,依托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平台优势,落实相关政策规定,深入实施“三交”“十项行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扎实开展“十四五”涉藏州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调度,系统完善涉藏政策体系,有力推动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和长治久安,2024年成为建立政策性成果最多、创新实践力度最大、工作成效最显著的一年。
2024年10月1日,全省宗教活动场所升国旗、唱国歌,不同的宗教信仰,相同的拳拳情愫,绽放出热爱伟大祖国的绚丽之花。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持续开展宗教界代表人士“中华文化体验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宗教界人士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显著增强。总结推广查朗寺、宏觉寺等先进典型经验,召开第三届新时代涉藏基层宗教治理论坛,支持宗教界全面从严治教,深入开展“教风建设”“崇俭戒奢”等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宗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
在共襄新青海建设中发挥统战优势。一年来,全省统一战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全省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做到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统一战线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围绕大局建言献策。制定并落实2024年政治协商议题安排计划和课题调研计划,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围绕制定《青海省促进盐湖产业发展条例》等议题召开政党协商会8次,结合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和清洁能源等开展重点课题调研7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50篇,提出建议215条,为推动新青海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坚持促进“两个健康”。表彰我省50家优秀民营企业、4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进一步提振民营经济人士发展信心。以“凝聚共识谋发展、携手建功新青海”为主题深入开展民营经济政策宣传月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参加澳门国际展览会、进博会等国内外经贸活动,63家民营企业赴江苏等地开展项目招商活动,支持民营企业拓宽市场渠道、促进强优补弱。加强商会建设,先后在广西、甘肃、香港、澳门成立青海商会,指导西宁、海东等市成立13家新型基层商会,实现街道、园区、商圈商会“零”的突破。持续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全省393家民营企业投入资金27.9亿元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民营企业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指导各市州及重点县陆续成立新联会,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联系协调“蒙青新联爱心传递”医疗服务团,来青开展“寻美青海”活动并进行义诊,为西宁、海西、玉树的千余名农牧民群众免费体检,提供医疗服务。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着力推进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提质增效。组团出访瑞士、法国、尼泊尔,慰问侨胞藏胞、开展政策宣介。举办海外华文媒体青海采访活动,主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青海营,组织18名西班牙华裔青少年来青活动。加强“侨胞之家”建设,西宁、海东各区县实现全覆盖。举办青海省侨界“大美青海·侨贺新春”2024年甲辰新年音乐会,用民族音乐传递乡情,团结鼓舞广大侨界人士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同心奋进谱写新篇章。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永恒的主题。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是全省统一战线的使命与担当。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统一战线工作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之年,全省统一战线将同心协力、和衷共济、实干争先,继续书写青海统一战线崭新的篇章。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