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2月14日,对于青海体育冬季项目来说是令人振奋、收获满满的一天。当日上午9时,青海运动员冶建军和国家队队友一起获得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冰壶男子团体铜牌。仅仅过去两个多小时,冰壶女子团体赛场也传来喜讯,青海运动员苏亭毓携手国家队队友获得银牌。
作为从2018年才起步的项目,青海冰壶项目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奖牌背后,既是运动员、教练员执着的汗水,也是青海冰雪运动从摸索到成熟的沉淀。
一方冰成就一个梦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青海的冰雪撬动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还照亮了黄河岸边一个回族少年的梦想。
第九届亚冬会颁奖台上的冶建军闪闪发光,他说,自己的肩上不仅扛着国家的荣誉,还有家乡的希望。从投掷项目通过跨界选材,来到冰壶的世界;从地方冰壶队一路闯进国家队,代表国家队站上国际赛场,这条路他走了5年。2021年6月,冶建军正式进入青海省冬季项目和户外运动管理中心冰壶队,从此,他与冰壶结下了不解之缘。
冰壶和投掷,两个项目天差地别,全新的技术、复杂的战术配合以及高强度的体能要求;疲惫、伤病、不适应一股脑儿袭来,似乎处处都是对他转项选择的挑战。
这一坚持就是1年零3个月。2022年通过体能、技术、心理的选拔,冶建军凭借出色表现成功入选国家冰壶集训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他才发现,在竞争激烈的国家队,自己那些引以为傲的技术根本不算什么,他知道想要留在国家队,就得凭本事说话。从此,膝盖上的淤青很少消退,手掌的水泡破了又起,刺耳的擦冰声连梦里都有,独自一人留在冰场加练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
所以今天的他手握世界冰壶青年锦标赛冠军、十四冬公开组男子和泛大陆冰壶锦标赛冠军的荣誉我们并不感到意外,他站上亚冬会颁奖台,让世界看到青海体育的光环,也是必然。
和冶建军相比,远赴青海训练的苏亭毓绝对算是大器晚成。苏亭毓原本在吉林省冰壶二队,但由于她是后期转项,年龄也没有太大优势,因此无法参加更多比赛。就在她站在离开与坚持的十字路口时,青海冰壶队向她抛出橄榄枝。面对父母的担忧,苏亭毓说:“我一定能在冰壶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再远我也愿意去,以后我还要出国参加国际大赛呢。”
经历了高反,经过了磨合,担起了责任,调整了心态,苏亭毓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努力终得回报,在各级别的冰壶比赛中,她屡斩佳绩,于2024年6月入选国家冰壶女子集训队。她和队友在亚冬会上获得的这枚银牌,帮助中国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赛后,冶建军和苏亭毓在冰场上合影留念,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亚冬会,也是让梦想真正起飞的开始。
“高原第一冰”让青海冰雪趁势而上
一切成功一定有迹可循。
近年来,青海推动冰雪运动特别是冰壶项目实现稳步前行、乘势而上的良好发展局面,青海冰壶被列入全国冰壶运动第一方阵。
追根溯源,青海冰壶运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得益于各项保障跟进到位。在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滑冰馆每年要承担国内多支队伍的驻训任务。拥有5条冰壶赛道的多巴基地综合型滑冰馆主要用于开展短道速滑、冰壶、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的赛事和训练活动。“一冰四用”的室内专业场馆被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授予“国家高原冰上训练基地”。
多巴滑冰馆凭借其高原优势和专业条件,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壶馆、全国第一个在夏季和冬季均可开展训练的冰壶馆,被业界誉为“高原第一冰”。冰壶馆的投入运营,不仅为举办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全国冰壶运动的推广、人才培养和保障专业队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为青海发展冰壶运动创造了必要条件,进而提升了青海在全国冰壶运动领域的影响力。
青海同时十分注重打造品牌赛事牵引项目布局。“中国·青海国际冰壶精英赛”连续举办四届,逐渐发展为世界冰壶巡回赛全球积分赛,纳入世界冰壶联合会全球队伍排名积分系统,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壶品牌赛事。
在品牌赛事的带动下,青海于2018年正式组建青海省竞技体育冬季项目专业队伍,成立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冰壶三支冬季项目运动队伍,探索出了“以赛促建、以赛代练、以赛促训”的发展之路,实现了青海竞技体育冬季项目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精耕细作可持续发展
硬件要过硬,软件也要跟上。记者了解到,“十四五”以来,青海共协调争取各类经费6000余万元用于支持青海冰壶项目发展。
借助赛事平台,青海培养出一批冰壶项目人才。其中,冰壶国家一级裁判3人,二级裁判20人,三级裁判35人,全国比赛使用青海本土裁判占比超六成;培养制冰师4人,其中明来生凭借国内唯一通过国际制冰师认证资格,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制冰工作。
青海通过体教融合,持续推进冰壶进校园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有陆地冰壶布局特色学校44所,开展全省青少年冰壶比赛和夏令营,每年吸引1万人次的学生参与冰壶运动;青海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设置冰壶专业,在校招收冰壶二级以上的运动员,初步建立了中小学校、大学、专业队三级训练网络。
此外,青海围绕冰壶项目科学选材、梯队建设、训练计划、程序化参赛、教练员队伍培养、复合型团队保障、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赛风赛纪反兴奋剂、运动员技战术及体能训练提升等方面制定科学量化标准,不断提升冰壶项目科学训练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主动邀请冰壶强队来多巴基地训练,积极参加国家队选拔集训营和各级比赛,通过以赛代练、“拜师学艺”不断提升竞技水平。冰壶项目组建以来,共有4人次代表国家队获得世青赛冠军3个,全国冠军6个、亚军4个、季军2个,累计向国家队输送运动员16人次,现阶段青海5名冰壶运动员通过选拔,进入冰壶国家集训队。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