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2月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落下帷幕。青海运动员在本届亚冬会上斩获两枚奖牌,创造了青海参加亚冬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让大众看到了青海在冰雪运动中的崛起。
青海冰雪运动健儿取得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各地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省不断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冰雪赋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冷资源”助力“热消费”。
冰雪运动实现新突破
青海运动健儿在哈尔滨亚冬会上摘得两枚奖牌并非偶然,而是青海冬季运动项目在竞技层面不断突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海省体育局积极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打造了国内顶尖的冰壶场馆,为专业运动员提供了高水平的训练环境,同时还通过举办各类冰雪赛事和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我省自从2016年成功打造“高原第一冰”以来,连续4年举办中国青海国际冰壶精英赛,依托国际赛事影响及冰壶项目的带动,青海扩大竞技体育范畴,选拔、组建、培养专业冰壶人才和队伍,填补青海冬季体育运动空白,创造青海冰雪体育历史。青海通过国际冰壶赛历练,培养出一批优秀制冰师,为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哈尔滨亚冬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冬季以来,青海省以“全国大众冰雪季”为抓手,将各类冬季项目赛事、专业技能培训、群众冰雪活动等充分融合,进一步加强冰雪运动在青海的普及。
2025年初,又带来惊喜:在哈尔滨举办的亚冬会上,青海省冬季项目运动员冶建军、苏亭毓携手国家队队友发挥出色,分别获得冰壶项目男子团体铜牌和女子团体银牌,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青海省冬季项目和户外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国良介绍,我省冰壶项目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冰壶项目的推广普及,通过持续推进冰壶进校园活动,目前全省有陆地冰壶特色学校44所,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和喜爱冰雪运动;另一方面通过每年举办国际冰壶精英赛等竞技比赛,提升冰壶运动员体能、技术训练成果和冰壶竞技水准,进一步扩大冰壶项目的影响力。
雪板之下皆是热土
随着我省冬季项目的崛起,如今,冰雪运动在青海不再是“高冷”项目,而是成为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娱乐方式之一。
“春节假期,西宁各大滑雪场每天都有四五百名游客,年龄从5岁到50多岁,多数游客来自省内地区,也有来自外省的人群。”青海晓野体育俱乐部教练员李金明介绍,冬季以来,我省各大滑雪场以全新的模式和玩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冬日青海的独特冰雪魅力。
作为一名从事滑雪培训6年的业内人士,李金明认为,青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冰雪运动的前景十分广阔,随着我省建设的雪场越来越多,雪场设施也越来越齐全,加上网络直播和视频宣传,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参与。
李金明说,青海冰雪运动旺季集中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一所滑雪培训机构累计学员超千人。部分雪场还会开设全民冰雪公开课,通过安排专业教练现场指导,确保参与者安全、正确学习冰雪运动技巧,普及冰雪运动知识,提升公众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截至目前,已有600多人次参加公开课。
“雪板之下皆是热土,随着越来越多的冰雪运动爱好者为青海冰雪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青海冰雪运动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李金明说。
“冷”冰雪添彩“热”经济
2月15日一大早,滑雪爱好者王雅晴和几名雪友驱车90多公里,前往海东市乐都区瞿昙国际滑雪场,虽然刚到9时,但雪具大厅里已人头攒动。
走进雪场,初级赛道上,滑雪爱好者在学习掌握动作,乐此不疲;在高级赛道上,一些滑雪爱好者们脚踏单板,在雪道上秀出各种滑雪技巧;雪场内的休闲娱乐区域,游客坐着雪圈从高高的滑道坡顶呼啸而下,体验雪上飞翔的刺激,笑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王雅晴以雪道为背景举起运动相机,又一次兴奋地脚踩双板,做出各种转弯动作。王雅晴说,自己看完北京冬奥会的滑雪项目后,激发了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在和朋友参加了体验式滑雪后,那种速度与激情带给她极大的愉悦。此后每个雪季,她都会到雪场“报到”,不光是青海省内,周边省份的多家雪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冰雪赛事的成功举办,直接拉动了周边经济增长。今年春节假期,全省29家以滑雪、滑冰为主的冰雪旅游场所全面开放营业,推动冰雪旅游持续升温。西宁市人民公园打造冰面主题游乐区供游客畅玩;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康乐鹞子沟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1.85万人次;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吸引游客1.9万人次,实现收入52万余元;格尔木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滑冰场接待游客1.5万人次;大柴旦雪山温泉接待游客逾4000人次。
冰雪运动热潮席卷各地
青海省冰雪运动协会主席曹进彦介绍,曾经冰雪运动受场地制约,以及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近些年来,随着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提高,青海陆续建有专业冰雪场地,滑雪运动性价比不断提高,慢慢成为大众休闲运动的热门项目。
“目前,全省有20多家以滑雪、滑冰为主的冰雪旅游场所,全省滑雪教练员有200多人,每个雪场从业人员有50人至60人。去年冬季以来,我省参与冰雪运动的爱好者达到了历史之最。”曹进彦认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因素一方面来源于青海冰雪季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趣味十足的冰雪乐园和一些亲子类的冰雪项目,也能让大众体验到冰雪运动的快乐。
曹进彦认为,随着游客对冰雪运动的深入了解,大众的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同时也越来越专业,一些爱好者会选择聘请教练学习专业的技巧,部分爱好者会通过冰雪运动的历史、分类选择购买不同装备,而雪场也会新增滑雪设备租赁服务,以此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今年春节假期,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相继开展了祁连山·岗什卡勇者之巅徒步、“冰雪岗什卡·活力竞技行”户外竞技、骑马巡游等活动,聚焦“夜游、夜演、夜娱、夜宿”等业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并针对门源本地游客和学生群体,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此外,祁连山·岗什卡雪峰景区提供的登山服务、七彩瀑布至大本营的骑马摆渡服务、文创产品、登山服装租赁等项目,带动了景区的旅游消费。
自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以来,冰雪运动的热潮席卷青海各地,青海省各地积极发挥冬奥热度,群众性冰雪活动遍地开花,既丰富了群众冬季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了冰雪运动的普及,又促进冬季旅游、增加就业、拉动消费,为构建国内循环新格局贡献了“冰雪力量”。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