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期间,青海省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最大程度释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红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到2019年底,全省5.2万户20万农牧民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对我省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工作开展了实地抽查核查,给予了“各项工作总体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的评价。广大干部群众感恩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进一步增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劲头。
挪穷窝,打造幸福家园
曾几何时,这些村最大难题就是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而如今,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超市、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这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乡7个村易地搬迁后的真实写照。
“北川乡的穷是出了名的,可即使这样,很多贫困户当初都不愿搬迁,为了打消群众害怕搬迁的顾虑,这些年各级政府下大力气建设搬迁户保障性住房,并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见证着我们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决心。”回忆起这段艰难历程,北山乡党委书记范承东依然紧锁眉头。
范承东说道,为了实现一年搬迁入户、两年定居创收的目标,北川乡一方面争取省、市产业扶持资金,发展马铃薯、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另一方面打造劳务输出品牌,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全力保障搬迁群众真正安家落户。
据介绍,2017年,民和县决定对该乡7个村1455户4939人实施整体易地搬迁到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片区,其中,对集中安置的近4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资金采取搬迁群众每户自筹不超过1万元,剩余部分政府全额补助;同步搬迁的非建档立卡户政府补助每户4.5万元建房资金,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统一配套建设。
走进川口镇史纳安置小区,一排排崭新的楼房立在其中,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和谐、幸福的场景。
据悉,在易地搬迁项目实施中,全省各地坚持以集中安置为主,因人因户因地分类搬迁,多元安置,同步推进搬迁群众生存环境与贫困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此举有效解决了用地难题,充分调动了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西宁、海东两市瞄准干旱山区、地质灾害区,坚持应搬尽搬的原则,把1.87万户6.72万人挪出了穷窝,其中5个乡镇63个村整乡整村搬迁,70%安置到县城,16%安置到乡镇,14%安置到中心村;
玉树、果洛、黄南等六州29个市县采取多点集中,强化配套,打破乡村界线,向最宜居地方、最易配套地方搬迁,使2.97万户11.27万人搬迁安置到县城规划区,集中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
搬出大山,住上新房,曾是久居偏远贫困地区群众多年的心愿。几年来,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愿望终于实现。
兴产业,扩宽增收渠道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换了一个生存环境,更重要的是拔掉穷根,从此走上脱贫致富路。
搬得出问题解决后,能不能稳得住是关键,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成败。几年来,各地区因地制宜,综合施策,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搬迁户产业培育、就业帮扶等各项工作,真正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为了妥善解决好贫困群众后续生产生活问题,全省38个县(市、区)每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0万元,建设了扶贫产业园,担负贫困户就业培训、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销售和吸引商贸型企业入驻,解决就业岗位8000余个,就业人员月工资2000元以上;
所有贫困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非贫困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安排建档立卡搬迁户家庭劳动力4542个,年户均增收2万元;
按照农区人均5400元、牧区人均6400元的标准,对所有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户同步安排到户扶贫产业资金,由搬迁群众自主选择发展特色种养业、小型加工业等,促进搬迁群众增收;
对建档立卡搬迁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劳动力开展餐饮、驾驶、电商等技能培训,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截止到2020年7月底,共培训建档立卡搬迁群众4.66万人次,就业率达到60%,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在此过程中,各地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扶贫产业园、开发公益岗位、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举措,实现多产业、全覆盖。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德吉村,搬迁群众依托依山傍水的环境优势,开办农家乐、经营当地美食,扩宽增收渠道,收入从2017年的人均3258元增长至2020年的1.3万元。近年来,德吉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重点旅游村”等多项称号。
群众乐有所居,产业兴旺,乡村呈现出一幅宜居宜业、美丽富饶的图画,这是我省易地搬迁工程最好的诠释。
感党恩,守护绿水青山
“以前,全家人挤在帐篷里过冬,做饭取暖都要烧牛粪,现在家家有暖气,用水也不再牛拉马驮,小区里还有幼儿园、超市,干什么都方便。”远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日吸格安置点,易地搬迁让牧民索南仁青充满自豪和感激。
日吸格安置点位于巴曲河畔,共建设有12栋安居楼,户均80平方米,总投资2.19亿元。安置点建成后,来自玉树市辖的8个乡镇47个村的600户2360名牧民群众告别山大沟深的高寒牧区,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索南仁青说,搬到了新家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多了,现在除了禁牧补贴,政府每月都会发放生态管护员工资,再加上每年挖虫草的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日吸格安置点,像索南仁青一样的牧民比比皆是,易地搬迁后,他们不仅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生态保护政策最大的受益者。
2019年底,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465户牧民群众陆续搬进了位于县城的安置点,实现多年向往的新房梦,不少人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挖掘机培训,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作为三江源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达日县在易地搬迁工作中,将1960户7979人集中搬迁到自然环境相对较好、交通等基础设施便利的县城或乡村居住,全县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全面解决。
易地搬迁,让昔日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看到了出路和希望,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如今,不论在城镇还是农牧区,几乎家家都悬挂着领袖像,感恩共产党已成为群众共识。
据了解,为了有效恢复三江源地区生态,青海省对三江源地区红线区域内的牧户进行生态移民搬迁,通过设置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有效推动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扎实推进拆旧复垦(复绿)工作,目前,全省48472户搬迁户拆旧复垦(复绿)工作全面完成,不少因承载人口过多而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的贫困地区恢复了“绿水青山”。
短短几年时间,从贫瘠、干涸的土地到新房、新环境,无数喜迁新居的贫困群众,正迈着铿锵步伐,踏上小康的征程。(刘伟)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