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重温入党誓词
寇从善同志事迹展
孙成奎馆长在介绍展物里的故事
参观者在博物馆门前留影
近日,笔者有幸走进了位于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佐署村34号的孙家民俗博物馆。这是一座以个人筹资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非营利性民办博物馆,也是湟中区规模较大的一家民俗博物馆。这里收藏、展示以民俗文化为主的河湟地区民族民俗文物,旨在弘扬河湟地区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使广大观众了解本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还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讲述红色故事,使广大观众能感受到自古以来河湟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生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走进孙家民俗博物馆,仿佛推开了一扇历史之门。一股浓郁的河湟风情扑面而来。笔者被那些年代久远的物件拉回到童年,戳中泪点的有记忆里的土炕,土炕上的菜瓜枕头和门箱;挂在大门上的清代铜锁;仿若童年时隔壁张奶奶家的燎茶罐罐;父辈们戴过的毡帽;妇女们用过的火熨斗;还有,拾粪的粪叉,三寸金莲绣花鞋……它们的棱角早已被岁月磨平,但依然泛着温润的光泽,无言地讲述着过往岁月中的故事与记忆。
泛黄的粮票、老旧的照片、记录时代变迁的旧书报,犹如黑白老电影,将河湟地区的过去定格于此。承载着灿烂的精神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物证,见证了河湟地区的发展与变迁。虽然,它们早已淡出了生活的舞台,但时间无法摧毁它们,尘埃也遮不住它们的光芒。它们静静地注视着我们,仿佛在享受着一份恒久的安宁。
面对充满历史气息的展品,笔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感喟。感喟河湟地区传统文化,特别是河湟地区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参观民俗博物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有很多值得珍视的记忆和情愫。而对于我们的后代,可以让他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河湟谷地是一块黄河和湟水冲刷出的美丽谷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勤劳勇敢的河湟人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在创造人类历史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化之魂,是民族精神之根,滋养着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民间民俗文物不仅是人类生活的物证,也是历史文化的缩影。纵观人类历史文化,人们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了人人遵循、代代相沿、辈辈传承的富有情感色彩的风情民俗,而承载着这些风情民俗的一件件实物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之产生。民间民俗文物指的也正是这些富有经典性、代表性的民俗器物。
民俗博物馆三层楼的展陈面积达900平方米,整个展厅一尘不染,满满当当地摆放着近两千件藏品。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但创造这一奇迹的人却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他,就是孙家民俗博物馆馆长孙成奎。
孙成奎,1955年出生于西宁市湟中区西堡镇佐署村。17岁时,在村里担任电影放映员的他开始收集邮票、粮票、布票、连环画等物品。起初出于好玩和喜欢,那时家庭困难,没有多余的收入。他害怕家人反对,收藏的物品总是悄悄拿回家藏起来,渐渐地他从收藏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后来通过收藏和交换,藏品越来越多,家里藏不住了,他也就大大方方地开始了收藏。从此,他不仅把收藏当作一种爱好,更把收藏当作一种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方式。
经过近五十年的收藏,他一共收集了农耕、民俗、生活、工匠、工艺品和红色纪念品等两万余件藏品,其中红色藏品近三百件。这些历史的见证物,具有多侧面、多角度的历史审美价值。而将近五十年的收藏,让孙成奎尝遍了酸甜苦辣,却也乐在其中,从未有过退却的念头。
成家立业之后,孙成奎一边打工,一边收藏。因为喜欢看书,旧书摊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要打听有没有书摊。他最早的熏陶与启蒙源于连环画。后来他入了党,再后来他的儿子、儿媳和女儿也先后入了党,家里有了4名共产党员。孩子们都非常支持父亲从事收藏,他们把打工的部分收入交给父亲,支持父亲收藏更多的文物。一家人都有如此眼界心胸,着实了不起。
随着藏品的丰富和完善,建一座博物馆来展示自己的藏品成为孙成奎多年的愿望。他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自然的、人为的破坏,民间流传的文物也逐渐减少。有些东西,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了。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有传承、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的责任。目的是教育和感染下一代,鼓舞和激励后人在美好的幸福生活中不忘过去,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2015年,孙成奎通过家庭会议,把刚盖好的准备用来搞餐饮的三层小楼作为博物馆的展馆。经过一家人的努力,2016年6月,孙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孙家博物馆的藏品大多数是孙成奎购买和交换来的。有的村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在得知他要开博物馆时主动把家里的旧物件赠送给他,让他有了把博物馆做好做大的信心。
走进孙家博物馆,一楼和二楼展示着以河湟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资料等物件,三楼展示着以红色书籍、红色图片、红色纪念品为主的红色教育系列展品。
红色收藏展览馆展出的伟人、共和国英雄及模范人物、有代表性的人物群体等图片是三楼展厅的亮点。其中展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与精神风采,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辉煌历程。漫步展厅,各种书籍、报纸、版画、像章以及民俗用品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件物品都有丰富的内涵,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激动人心的故事。
红色展厅还展示了青海第一位中共党员寇从善的英雄事迹。
寇从善,1915年出生于青海湟中上新庄一户农家。在北平读书的日子里,寇从善被风起云涌的革命学潮鼓舞着,在他年轻的心里,开始播种下革命的种子。和其他进步青年一样,寇从善热血沸腾,向往革命。
1938年3月,由李先念、张明远介绍,寇从善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窑洞,他举起右手,对着党旗庄严宣誓,从此立下了永远跟党走的誓言。为了这一庄严的承诺,他奋斗一生。1939年,寇从善从马列学院毕业,准备跟随八路军将士南下抗日。而此时,一份更加庄严的使命在等待着他,寇从善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委派,让他回到青海工作。在风云骤变的革命历程中,寇从善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走过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他的事迹展是当代年轻人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
笔者是从这里第一次知道寇从善这个名字和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在感慨的同时,也着实为家乡有一位这样的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寇从善所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不少基层党支部的党员来这里参观,他们把这里当作精神洗礼之地。在红色文化陈列馆内,他们可以参观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时期满载红色记忆的展品。在博物馆党员活动室,党员们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重温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和坚定决心,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
孙成奎告诉笔者,5年间博物馆累计已对14500人次进行了免费开放,同时为本地小学生提供了免费教育4次。(清 香) (本文图片均由孙成奎提供)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