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自“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全总工作部署,提高政治站位,扛起责任担当,按照“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两个结合、推动三个下沉、完成四项任务、实现五强目标”的总体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着力推进专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政治引领的实效初步显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及工会整体工作的高度,谋划、部署、推动专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在思想上高度依赖、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的政治承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省、市(州)、县(区)三级工会坚决履行政治引领责任,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组织工会领导干部、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劳模工匠和一线职工,深入基层一线、深入职工群众面对面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活动,着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组织建设的活力得到增强。深入贯彻全国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工作计划,下达任务指标,安排专项资金45.7万元,以县级工会为主体深入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人数达到11.6万,较上年同期增长26.7%。扎实开展“兜底建”工作,积极适应县城小微企业分散灵活、职工人数少、流动性大的特点,按照地域相近、行业相同的原则,着力推动区域(行业)工会、乡镇(街道)和园区工会、社区(村)工会建设,建强做实“小三级”工会组织,基层工会组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得到发挥。
服务阵地的功能不断拓展。坚持以精准帮扶、贴心关爱为宗旨,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不断加强基层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努力构建青海特色服务职工新体系。围绕工会帮扶中心赋能增效,打造服务职工综合体、引导企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塑造幸福生活环境等开展试点,推树试点工会帮扶中心3个、试点企业5个。单列专项资金分门别类支持基层工会阵地建设,投入1562万元支持基层工会群团服务中心和职工维权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投入700万元支持县级工会各项能力建设,投入221万元支持58家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投入105万元支持全省585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投入100万元支持124个环卫工人爱心早餐站点,投入36万元支持8个司机之家和1个流动司机之家建设。
协同建设的机制不断健全。持续建立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基层工会规范化运行。探索建立“组织共建、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服务共融、人才共育”的群团协同化“六共”机制,投入专项资金586万元,实施24个协同化项目,拓展了“海北样板”“黄南模式”“海晏方法”等一批体现创新性、具有实践性、富有成效性的经验做法。加强基层联席会议机制督查,督导县级工会落实好与政府的联席会议机制。制定下发《2022年全省企业民主管理工作要点》,印发《职工代表大会操作指引》,开展2003年至2013年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复查活动,推动建立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组织执业律师和职工法律服务志愿者深入44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劳动用工法治体检活动;组织实施“共商共创、和谐同行”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推动企业与职工共商共决、共度难关。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评选推荐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29个、优秀个人3名,共有2004家企业29万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
县级工会的作用得到发挥。围绕有效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基本职责,充分发挥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职工权益维护,开展阳光就业暖心行动,为250名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帮助实现就业80人。联合人社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就业服务7.49万人(次),实名制就业援助1795人。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为2万名农民工等群体开展免费体检。深化职工帮扶服务,各级工会筹措送温暖资金2818万元,走访企事业单位405家,看望慰问职工4万多人。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大学生693名,发放助学资金513万元。组织实施2022年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全省参加互保活动单位5314家、职工35.2万人。根据疫情形式及时调整困难职工帮扶政策,进一步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为1490户4999名在档困难职工分配帮扶资金2600多万元。同时,聚焦打造高地、加快“四地”建设深化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开展涉及27个行业140个工种的第十八届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织部)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