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省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全总十七届七次执委会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抓重点、搭平台、树品牌,深入开展各类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和职工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了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搭建素质提升平台,提高职工创新能力。通过搭建多层次、立体式素质提升平台,全面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全省各级工会以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创建为载体,深化“六型班组”建设,定期组织“班组长论坛”、“职工大讲堂”等活动,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和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和QC小组等活动。2022年提出合理化建议9900项,实施合理化建议6640项,技术革新1609项,发明创造656项。取得国家专利项目789项,推广先进操作法项目707项,有力推进了“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班组”建设。投入资金40万元实施省级群团一线工程师创新能力提升协同化项目,举办一线工程师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单位159家,培训3067人次,进一步为企业搭建人才科技创新平台。
搭建技能展示平台,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省总工会按照“多领域层级、多项目工种、多载体平台、多岗位人员、重提质增效、创特色品牌”的原则,坚持把举办多层次、多工种、多形式的劳动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作为锻造高技能岗位人才的主要渠道,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适应企业转型改革发展,扎根生产一线的技术“尖兵”。积极组织全国数字化应用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登录“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开展网上技术练兵活动,开启了网上“练兵”新纪元。举办全省第十九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45名选手获得“技术状元”称号、217名选手获得“优秀选手”称号,培养了一批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技能大赛成为广大职工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
搭建职工创新平台,激发职工参与热情。高起点、严标准制定《青海省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暂行办法》,打造“七有”精品职工创新工作室。2022年,基层工会本级命名创新工作室224家,省总工会命名省级创新工作室10家。截止目前,全省110家省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共计拨付资金补助550万元,搭建了职工群众技术攻关、交流协作、发明创造的载体平台。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和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技术交流、名师带徒等活动,通过将技术攻关与“五小”创新相结合、劳动竞赛与技术比武相结合、“技师带高徒”与职工素质提升相结合,对生产现场难题进行技术攻关,调动了广大职工创新创效的热情。2022年开展选树技能带头人活动200个,选树技能带头人784人,开展技能人才(劳模)师徒结对3721对,营造了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建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加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搭建职工优秀创新成果推荐评选和创新成果转化平台,鼓励职工申报和推广创新成果。2022年,推荐3个项目申报全国职工创新补助项目,青海油田公司1个项目获得全国补助资金40万元,全省10项成果获得省级职工技术创新奖励。认真组织、筛选、审查,推荐3个项目参评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效氛围,推动了职工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经济技术部)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