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今年以来,西宁市总工会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主责主业,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念好“学、建、沉、效、用”五字诀,努力实现“五强”目标。
以“学”为基,强化政治引领。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通过专题学习研讨、线上专题辅导、组建宣讲团开展“十进”宣讲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陈刚调研群团工作时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总、省总工会领导到我市调研时提出的工作要求。“五一”劳动节期间,以庆“五一”西宁市职工群众文艺演出掀开101项系列活动序幕,开展“职工群众大讲堂”、工运史沉浸式专题宣讲、文艺巡演到基层以及职工群众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组织劳模工匠召开座谈会、观看大型情景话剧《其美多吉》、志愿服务爱心送考等。开展宣传宣讲活动40余场,拍摄《劳动最光荣》专题片等45期并在各类平台推送展播,进一步增强劳模等先进人物典型示范效应。
以“建”为主,强化组织功能。以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建会为重点,新组建工会组织60个,覆盖职工3.1万人。由市总工会报送的《构建“监管单位+工会+企业”模式 推进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案例被全总评选为全国优秀案例。在城东区举办物业服务行业职工集中入会仪式,14家物业服务行业加入工会组织,覆盖职工3220人。对接开展本地影视行业、新能源出租车行业集中建会入会工作,工会组织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加强基层工会队伍建设,在安徽省总工会干校举办2期“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基层工会干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各县级工会基层工会业务骨干共102人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工会干部综合素养和服务职工群众本领。
以“沉”为要,强化服务阵地。着力推动市级工会系统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向基层下沉,去年省、市两级工会补助县级工会日常工作经费800余万元,对7个县级工会专项工作给予专项补助,进一步完善规范职工阵地管理运作的机制体系。对接全总、省总工会对口联系县区工会加强阵地规划建设,争取专项资金补助。今年计划命名“六有”职工之家10家、职工小家10家、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家、市级“职工书屋”10家、“西宁市企事业职工文化活动阵地”5家。加快推进智慧工会建设,按照省总工会统一工作安排加快建设网上工作平台,努力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
以“效”为先,强化制度机制。落实专项工作口联系机制以及专项工作督导制度、考核制度和通报制度,结合蹲点调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督导。深入开展全市“八大群体”十项服务活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宣传月活动,采取“理论授课+提问交流+知识测试”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职工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操作实务、集体协商、基层工会法人资格证管理等巡讲培训7期。开展女职工维权行动月、全市女职工开展线上维权普法知识有奖竞答活动,举办二十大党代表“进企业”宣讲和法律知识宣讲11场。组织28支法律服务队开展“尊法守法 携手筑梦”法律公益服务32场。组织深入开展劳动关系领域政治安全风险排查,化解欠薪欠保、劳动安全等方面的隐患风险,建立健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长效机制。
以“用”为本,强化作用发挥。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搭建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平台,组织109名选手分别参加全省青绣、家政、拉面等三个项目的比赛,31名选手分别荣获“技术状元”“优秀选手”称号。举办全市引领性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七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涉及21个行业,74个工种(项目),覆盖职工10万人(次),共产生“技术状元”“技术明星”“技术能手”286名。全市工会共参与举办“春送岗位”现场招聘活动8场,提供岗位3.1万个,线上线下参与人数15.2万人,达成意向6473人。常态化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已向全市370户相对困难职工发放生活救助金、疫情生活补贴384万元,全市范围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7.9万人。(西宁市总工会)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