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向阳堡村新盖的小二楼,简洁而温馨,黄砖灰瓦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屋内简单的家具和墙上挂着的年画,透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与周围的田野和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卷。
初春,搬进新居不久的村民段长生正在家里浇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家200平方米的小二楼羡煞众人,客厅、厨房、卧室、卫生间样样齐全,同时还配套了一个近100平方米的小院子。“以前我们房子是砖木结构,一下雨,心里就不踏实,害怕房子塌了,如今我们一家老小搬进小洋楼里,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了,心里特别敞亮。”段长生感慨道:“以前村里就一条路,是土路,还特别窄,出个门就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你看看现在村里新修的路,又宽又平整,还是柏油路。我家还买了汽车咧!儿子在西宁打工可以随时回来。”
“出村一拐就是客运站,再走几公里就进了县城。村里的路也平整干净,现在去趟西宁太方便了,我大女儿嫁到了西宁,每周都回来看我们,家里有个事打电话很快就能回来。”村民焦德开心地说。
向阳堡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涉及40户182人,道路建设里程1.093千米,路面标线277.9平方米,总投资152.4468万元,目前村民基本入住新居。向阳,向阳,向阳堡的村民借助“民生路”正面向暖阳,开启幸福生活。
修一条路,美一片景,富一方民。驱车沿着窎沟公路行驶,只见路面平顺整洁,道路设施醒目,沿途错落有致的村居和自然风光、农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道如诗如画的公路风景线,令人心旷神怡。
大通县窎沟公路拓宽改造项目总长9.14千米,自西向东经菜仔口村、拉浪台村、旧拉浪村、麻家庄村、原窎沟乡、边麻沟村,终点至边麻沟花海门口。项目按照三级公路设计改造,拓宽后路基宽度7.5(7.0)米的沥青砼路面满铺,沿线增加安全警示和村名标志标牌,于2024年6月完工。
“此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农村公路路容、路貌明显好转,道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交通出行条件极大改善,有效带动了地方产业的蓬勃发展,朔北藏族乡边麻沟农村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打造朔北藏族乡边麻沟‘花海农庄’乡村特色旅游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为康乐、窎沟、边麻沟等14个生态旅游村,共计150公里的农村公路串起了4处旅游景区和123个农家院,2840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助推窎沟片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通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周俊说。
如今,极富乡土气息的“生态路”、游客纷至的“旅游路”、助推地方发展的“产业路”、畅通乡村发展的“资源路”,通村畅乡,连接千家万户、通达生态景区、联动产业经济,带来乡村新貌,让交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朔北藏族乡花科庄村村民吴生寿说:“党的政策实话好,公路修宽了,全部铺设了柏油,村庄里的路都安装了路灯,卫生也越来越好了,来旅游的人也特别多。”
“窎沟公路直接修到了家门口,自从这条路修好后,我的生意就更红火了,现在来我的农家院吃饭都得提前半个月预订了。”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成花农家院的老板虎成花自豪地说。
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畅通了乡村“血脉”,催生了乡村面貌蝶变,这是青海建设“民生路”“产业路”,助力乡村建设的缩影。如今,随着农村公路的改造提升,青海不仅扩大了农村公路的通达程度与路网的覆盖面,越铺越密、越建越好的“四好农村路”也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路美民心畅,路通百业兴。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聚焦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八大提升行动”,扎实推动海东官哈、祁连野牛沟、兴海南部三乡、囊谦通乡等一批重点公路建设,农牧区内联外通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且在国家车购税总体补助规模不变的情况下,2021年至2024年分别完成新改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里程1727公里、3344公里、3598公里、5733公里,连续多年实现投资增效、里程增长“双赢”目标。一组组数字,一张张“亮眼成绩单”,织密内联外接的交通网,勾勒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