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4月8日,走进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清澈的黄河水缓缓流淌,快艇划过水面,留下一道道渐次散开的波纹。岸边,枝头的花朵在春光里悄然绽放。
村内,一块镌刻着“千家迁入新居地、万人喜泪颂党恩”字样的巨石格外引人注目,凝聚着村民内心深处对党最诚挚的感恩与追随。凝视此石,村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深厚情感,悄然浸润人心,令人动容。
走进德吉风情园,服务员卓玛正脚步匆匆地上菜。她热情洋溢地说:“咱们风情园的菜品可丰富啦,既有精致的汉餐小炒,也有糌粑、手抓羊肉等特色藏餐。春天一到,各族群众就爱来这儿吃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交流生活,欢声笑语不断,特别热闹!”
“4月28日,德吉村景区就正式开园了,到那时,来的游客肯定会更多!现在家家户户都铆足劲将民宿打扫得窗明几净、布置得温馨舒适,满心欢喜地迎接远方来客!”德吉村第一书记钱伟话语间难掩喜悦。
这几年,德吉村的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从当初鲜有人知的小村落,到如今备受关注的热门景区,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关怀支持。
2016年,尖扎县委县政府决定“山上问题、山下解决”,通过易地搬迁方式,将浅脑山地区7个乡镇30个行政村的251户946名村民,集中安置在地势平坦、交通相对便利且临近黄河边的这块宝地,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安置点建成后,被正式命名为德吉村。
钱伟感慨:“搬下山后,党和政府为德吉村村民统一修建了251套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式民宅。同时,建成了水电、道路、通讯网络、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完备的基础设施。还贴心修建了服务中心、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现在,村民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出行举步维艰、饮水困难重重、就医上学路途遥远”的日子。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尖扎县依托迷人的黄河水利风光招商引资,引入中青建设集团。集团打造休闲广场、码头、自驾游营地等旅游项目并负责运营,每年为村集体和村民分红超100万元,村民切实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当下,德吉村的旅游发展态势不错,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已经琢磨出了新的创意。”钱伟兴致勃勃地说:“西宁、海东距离德吉村比较近,很多游客当天就往返了,留不住人。今年,我们计划在黄河水面打造夜间‘灯光秀’,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给游客带来全新的夜游体验,吸引他们留下来住宿。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拉动消费,增加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旅游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村民增收前景一片光明,但钱伟的目光看得更远。他深知,要实现德吉村真正长远的繁荣,不仅要着眼于旅游项目的拓展,更要夯实村子的内在根基。
德吉村的村民分别来自7个乡镇的30个不同村庄,风俗习惯大相径庭。合并成为新村后,积极促进民族团结、用心营造和谐的邻里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全体村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能为村子构建起稳定有序的发展环境。正如钱伟所言:“只有环境稳定了,大家才能心无旁骛发展经济。”
因此,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宣讲党的民族政策,让村民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闹尖措是村里的妇联主席,会做一手好菜,农家乐被她经营得有声有色。她力所能及地发动妇女,手把手地教大家做锅贴、搅团,焪洋芋等特色美食。在传授厨艺的过程中,邻里关系也在这份烟火气息里愈发紧密和谐。
在德吉村,村民微信群是紧密联系彼此的线上家园。“大伙帮个忙!今天实在腾不出空,谁能帮我去学校接下孩子?”“有没有老乡正巧在县城?麻烦帮我买个东西,太感谢了!”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求助消息刚一发出,热心回应便源源不断,没有丝毫犹豫。你来我往间,满是守望相助的温情,处处彰显着团结一心的精神。
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全体村民的奋进中,民族团结与旅游发展相辅相成的德吉村满是生机。我们相信,藏语里寓意幸福的“德吉”,正以坚实步伐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