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4月28日,来自西宁市统计局的消息,今年以来,西宁市全力以赴抓好经济工作,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回升向好,在全省发展中挑大梁、勇争先,贡献省会城市力量。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37.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6%。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35亿元,增长6.4%;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18.34亿元,下降0.8 %;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10.51亿元,增长4.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1.6比41.5比56.9调整为1.6比40.6比57.8。
★省会作用持续发挥,西宁市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过半,达55.8%。
高质量发展稳步蓄力
制造业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1月至3月,西宁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同比增长0.6%,电气、有色、化学、医药等五个行业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在弗迪动力电池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时代新能源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生产线智能化数智化节能改造品质提升项目的带动下,西宁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8倍,占比提高18.1个百分点,上拉工业投资11.9个百分点。
绿色算力产业加速推进。今年以来,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绿电智算示范产业园、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青海昆仑智能算力中心、青海大学公共智算服务平台等绿色算力项目加快推进。截至3月底,已入库8项绿色算力项目,计划总投资19.07亿元,拉动西宁市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亮点频现
生态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西宁市扛牢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责任,持续统筹生态环保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1月至3月,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增长12.9%,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81.5%,合计占西宁市基础设施投资的28.1%。财政支出用于节能环保的支出增长311.9%,其中污染防治支出增长469.7%。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一季度,西宁市紧盯重点领域投资项目,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冬季清洁取暖、引大济湟西干渠工程等加快推进,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4倍,占投资比重为30.8%。
服务业贡献突出。1月至3月,西宁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5%,对GDP贡献率达106.4%,拉动GDP增速2.8个百分点,对全省服务业贡献率为53%。通过举办房博会等措施,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业营业收入实现双提升,带动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6.3%。在“一企一策”入企服务带动下,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增速较上年全年提高5.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1.2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步恢复
新兴消费模式强势发力。随着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快速发展,1月至3月,西宁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倍,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智能化、节能化设备需求加速释放,可穿戴的智能设备消费同比增长1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消费增长21.9%。
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增长。在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期限延长及以旧换新促销政策因素叠加带动下,西宁市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增长,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46.9%,占汽车类零售额的22.8%,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一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0%,增幅较1月至2月提高5.3个百分点。部分重点企业营业额拉动当月餐饮业营业额增速达26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据财政部门统计,1月至3月,西宁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7亿元。其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82.7%,农林水支出增长29.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2%,教育支出增长12.3%。
经营主体加速培育。西宁构建政府与民营企业畅通交流桥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新登记经营主体9353户、增长24.03%。持续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城镇新增就业91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6万人次。
(来源:西海都市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