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10月10日,初见赵志林时,他刚结束一趟营运任务。鼻梁上的黑色方框眼镜后,是一双略带疲惫却清澈的眼睛。他正拿着抹布,仔细擦拭着方向盘上不易察觉的灰尘。那双紧握方向盘、在熙攘车流中稳健前行的手,此刻依然透着一股认真的力道。
“您好。”赵志林的声音略微发紧,仿佛正从驾驶状态切换到采访状态。他推了推眼镜,嘴角牵起一个腼腆的微笑。“其实真的没什么特别的……”他轻声补充,语气里是真诚的谦逊,也有一丝尚未平复的紧张。就是这样一位瘦削又带着书卷气的青年,在十米车厢的方寸之间,书写着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流动篇章。
四年前,怀揣憧憬与懵懂,赵志林踏入公交行业;四年间,这位“90后”驾驶员完成了从“职场新人”到技术过硬、服务规范的青年骨干的蜕变。
说起他的成长,西宁公交集团运营调度五队车队长张继芬眼里满是欣慰。“以前啊,他就是个毛头小子。”她望向身旁的赵志林,声音里带着长辈般的慈爱,“驾驶经验少,一紧张,小磕小碰总是免不了的。可现在,你看——”她的语气里透着肯定,“已经是个成熟稳当的小师傅了。”听到夸奖,赵志林微微低头,手指不自觉地推了推眼镜。而那些青涩的往事,已成为他成长路上最珍贵的注脚。
为帮助这位腼腆的年轻人快速适应,结合西宁公交集团内的党员“一帮一”结对帮带机制,“全国劳动模范”张福生,就这样成了赵志林的引路人。
那些清晨,张福生总是早早到场,带着赵志林一遍遍检查轮胎、调试发动机。在无数个跟车实践与深夜交流中,张福生倾囊相授:如何预判路口风险,怎样平稳进出站,遇到有需求的乘客该如何帮助……那些朴实无华的经验,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赵志林的成长。
“都是师傅教得好。”说起张福生,赵志林的话匣子明显打开了,眼神也明亮起来,“现在出车前遇到师傅,他还会像从前那样叮嘱我‘慢一些,注意安全’。”这句话虽然简单,却让赵志林的每个班次都倍感温暖。
而赵志林的快速成长,张福生全都看在眼里。“小赵话不多,但特别肯钻研。”望着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的徒弟,张福生的目光里满是欣慰,“以前服务乘客时还有些生涩,现在他的每句提醒、每个手势都自然亲切了许多。”
赵志林在实践中用心观察分析乘客需求:上班族求快捷,老人需平稳,外地乘客盼精准报站与指引。他将观察所得与服务理论结合,摸索出“乘客各有所需”的服务心得,并积极付诸实践,不断提升服务的温度与安全的高度。
去年,12月13日傍晚,赵志林完成营运任务后,在团结桥首末站照例清扫车厢。一抹安静的白色吸引了他的目光——一个被遗落在座位上的挎包。他立即找来同事一同查看,寻找失主线索。包内除了日常物品,还有一张价值十万元的订货单。
“得马上找到失主!”赵志林毫不犹豫地上报车队。车队火速通过公交热线96866发布寻物启事。
另一边,失主张女士也在焦急地寻找着她的挎包。虽尝试了多种方法寻找,但都没有结果。最后,她拨打了西宁公交热线,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好消息——挎包已被当班司机赵志林捡到并保管完好。
在团结桥首末站,接过失而复得的挎包后,张女士连声道谢。三天后,一面写有“拾金不昧,高风亮节,品德高尚,精神可贵”的锦旗送到了车队调度室。
“没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面对赞誉,赵志林依然保持着那份特有的腼腆。但这样的故事,在他的车厢里从未间断。
就在采访当天,又一通感谢电话打进青海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孩子坐错了车,身上没带钱,眼看考试就要迟到……多亏那位公交司机,不仅耐心指路,还掏出20元钱帮孩子打上了车。”电话那头,家长的声音里满是感激。
这些温暖的片段,正是赵志林和他的同事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清晨,他细心搀扶老人,柔声提醒“扶好再启动”;午间,他帮乘客安置行李,确保通道畅通;傍晚,他温和劝导嬉戏的孩子“扶稳坐好”……每一个细节,都化为十米车厢里流淌的暖意,在城市脉络中静静蔓延。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赵志林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平稳运营 真情服务”的千钧重量。从青涩到成熟,从学徒到标杆,他紧握的不仅是方向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那面锦旗,那些感谢,也成为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生动注脚。
“要确保乘客安全,就要把服务做到位。”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奉献。赵志林用青春的方向盘,护航着群众的平安出行。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