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总工会简介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一、省总工会主要职能青海省总工会是全省各级工会和各产业工会的领导机关。省总... 更多>
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自2017年启动以来,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坚持试点先行,持续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8个方面的26项改革举措有效落实,为我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凝聚磅礴力量。把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广大产业工人对“两个确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四个意识”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制定实施《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措施》,不断探索和创新青年职工特别是青年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建立职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500多场次,筑牢广大产业工人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评选“最美职工”、“青海工匠”,举办“劳模大讲堂”“工匠论坛”“职工道德讲堂”等活动,“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深化建功立业,助推高质量发展。把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作为组织产业工人建功立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聚焦打造高地、建设“四地”,围绕光伏、盐湖钾肥开发等新产业、新业态领域,制定劳动和技能竞赛5年规划。紧扣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举办5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比赛工种140多个、参赛职工150万人次,涌现出505名技术状元、2250名优秀选手。深化“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命名5个全国示范性、100个省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选树“青海高原工匠”44名,省级“工人技术明星”49名。积极参与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强化地方职业技能竞赛和专项竞赛,推动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8个工种纳入职业等级评定范围,竞赛活动逐步向常态化、长效化方向发展。分别与广东省、上海市、海南省总工会联合举办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打造了“青字号”技能竞赛品牌。
三是提升技能水平,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制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制定实施《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企业单位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深入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举办全省首届劳模(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会和创新成果经验交流会,积极参与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投资5.7亿元支持11所中职、2所高职院校建设实训基地。依托“昆仑英才”计划,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建设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17个、省级示范点15个,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用于一线职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专项培训计划,培训50.88万人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引导产业工人利用职工电子书屋、中国职工教育服务网等网上学习平台,不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
四是推动地位提高,保障主人翁地位。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不断推动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性安排,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进一步提升。注重提升产业工人政治地位,产业工人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28名工人被选举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248名产业工人兼任市(州)、县级工会副主席,一线职工在各级工会代表、委员、常委中的比例分别达到80%、40%、15%。注重提升产业工人经济地位,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91名高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职称,29名高技能人才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优秀专家人选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了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氛围。注重提升产业工人社会地位,加大对产业工人的表彰力度,在全省五一劳动奖评选中,单列产业工人获奖比例,2019年表彰的劳动模范中产业工人占35%。加强对工匠人才的选树培养、关心关爱,省部级劳模慰问金标准由1000元提高至2000元,各级工会每年组织劳模和一线优秀职工开展疗休养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劳模、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五是培育壮大队伍,发挥主力军作用。连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78万个。推动“三新”领域企业建会和货车司机等“八大群体”入会,开展入会集中行动试点和百人以上企业建会入会工作,推进社会组织建会,不断扩大工会组织的有效覆盖,产业工人成为维护工人阶级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最坚实力量。以单独建会、联合建会、行业建会等多种方式,集中力量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提高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覆盖。截至目前,以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送餐员为主的新就业群体入会职工近10万人,产业工人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主力军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研究室)
©CopyRight 青海省总工会 All Rights Reserved. 青ICP备17001415号